明晚期黃花梨素圍板羅漢床
長201.6厘米?寬90.2厘米?高80厘米
RMB:3,500,000—5,500,000

羅漢床是明式家具中的大型家具,黃花梨所制者本就不多,素雅潔凈者更少。此羅漢床三面圍子后高旁低,攢框平鑲素板,以黃花梨自然優美的花紋為裝飾,是中國古代文人素樸自然的美學觀點體現。

后背中間設二豎棖,平鑲三塊心板,心板后又設穿帶加固。值得注意的是后背三塊心板之間的木紋走勢貫通,不排除是一塊長料截為三段后鑲裝。視覺上,因豎棖與心板表面平齊,兩邊木紋相銜接,形成了一氣貫通的效果;結構上,前方兩根豎棖和后方五根豎穿帶,可以加固管束心板,并分散木板本身的應力,更加牢固。兩側圍板較短,直接鑲裝獨板心板。


圍子邊框線腳甚是微妙:頂端做成素混面,體現圓潤面貌,豎向則起委角線,以增肅靜和挺拔,如果觀察再細致,可發現后圍子豎向委角線在與側圍子相交處逐漸消失,變為平直的轉角,與側圍子端面嚴密交接。

座面下牙板與腿足以大弧彎相交,柔和自然,邊緣起寬皮條線,以增層次。直腿足,末端內翻扁矮馬蹄,牙板和兩側腿足腿足內側,則采用挖缺做法,即將矩形腿足的一轉角切去一塊,形成斷面為近“L”形的效果,這是早期唐代壸門大榻遺意,一般早期的家具上多見此做法。此處挖缺做法與矮小馬蹄腿配合,形成輕盈靈巧的效果。

此羅漢床為較典型的蘇作家具,簡練清癯的造型甚為打動人心,應為古代文人書齋擱置,倦時小憩之佳器。從其造型特征和審美情趣來看,當制作于明末清初,不排除是晚明文人所用。
羅漢床因結構特殊,往往三面圍子有修配等問題,如本品能完整保存者,實屬罕見。目前所知的這種黃花梨素圍板羅漢床,可靠的也僅十數張之數,市面上可以流通者數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