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條案,亦可叫條幾,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家具,一般置于中堂下側,桌椅后側,用于擺放、裝飾品之類物品,案面為窄長的條形,寬度約為長度的十分之一,屬于長方形的承具,與桌子的差別是因腳足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結構方式,故稱“案”而一般不稱“桌”。
- 條案的背景-
案最初是一種承托器具,它最初形態是盛放食物的陶盤或簡單木板,最初與盤較為接近,承托面的形態有方、圓兩種,兩者均有無足和有足。
到商周時期,青銅器高度發達,俎作為一種承托物件,是一種重要的禮器用于祭祀以承托牲畜,后來進入日常生活,轉為日常用具。

條案一般分為兩種
平頭案、翹頭案

翹頭案

平頭案
平頭案,案面兩端平齊的叫“平頭案”,它兩端沒有什么修飾,一般可以放在書房,擺放花花草草,營造一種清雅的環境。
兩端高起的叫“翹頭案”,翹頭就是在抹頭這一結構點上所作的裝飾,翹頭與抹頭一木連作,這樣一方面將抹頭外露的格角接縫遮蓋,而隱于無形,另一方面翹起的翹頭,對案面的兩端施以極佳的裝飾,使平平的案面頓時生動起來。
條案的造法
1、夾頭榫
案是明式家具案子中最常見的案子式樣,結構科學,制作方便,可分為直牙頭型、直牙頭螭鳳紋型、直牙頭(螭鳳紋)托泥型、卷云紋牙頭型、鉤云紋牙頭型。

黃花梨直牙頭平頭案
桌面攢框,邊抹用材寬大,直牙板與直牙頭一木連做牙頭瘦窄,上下曲線圓潤柔美。圓腿夾頭榫,前后腿間雙棖。
2、插肩榫
插肩榫案子演變的發展脈絡是:由光素到雕琢紋飾,由四足側腳變為四足垂直。分型上大致可分為無牙頭型、云紋牙頭型。

紫檀云紋牙頭翹頭案插肩榫兩旁出現了云紋牙頭牙板上也有尖牙紋腿足上飾一炷香線腳
條案欣賞
一品居明式翹頭案由緬甸紅酸枝制作而成,整體光素的案面,牙板兩端鎪出云紋牙頭,條案腿足直足式。造型古樸簡練,素雅端莊,盡顯明式家具的明快之感。
一品居明式平頭案采用緬甸紅酸枝打造而成,此案的圓柱腿與牙板的內外圓角相呼應,通體簡潔明快,比例優美,尺寸適中,是畫案的絕佳之選。
結語
一張好的條案能夠提高整個空間高級感,同時擺脫沉悶、深沉的印象。不僅有著低調奢華的高級,更是有著不一樣的時尚感。